当前位置:首页 > 会计 > 正文

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

今天给各位分享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有哪些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解析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

1、说明:虽然“坏帐准备”科目余额应为6000.00元,但在期末提取坏帐准备前,“坏帐准备”科目有借方余额1000.00元,还应补提坏帐准备1000.00元,应提取的坏帐准备合计为7000.00元。

2、在所得税准则中规定,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事项外,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减应调整“所得税费用”科目,同时直接增减“递延所得税资产”科目。

3、重新定义了“预计净残值”,引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概念。原准则中的预计净残值是终值,新准则预计净残值是现值。

4、由于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会计处理不尽相同,下面仅就几项重要资产减值准备进行梳理,以供会计人员参考使用。

5、同时企业会计制度又列举了八项资产减值准备,其计提方法和会计处理不尽相同,下面分别对其说明。

《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——资产减值》应用指南

1、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。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,应当进行减值测试,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。在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,应当遵循重要性要求。

2、(一)资产组的概念《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——资产减值》应用指南将资产组定义为:“资产组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,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。

3、第一条 为了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、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,根据《企业会计准则——基本准则》,制定本准则。 第二条 资产减值,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。 本准则中的资产,除了特别规定外,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。

4、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或资产离开企业时,再进行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。

5、资产组一经确定,各个会计期间应当保持一致,不得随意变更。如需变更,企业管理层应当证明该变更是合理的,并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在附注中作相应说明。

6、(一)发生重大减值损失的资产是单项资产的,应当披露该单项资产的性质。提供分部报告信息的,还应披露该项资产所属的主要报告分部。

新会计准则2021年计提减值准备的标准是什么

对于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,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%。计提特种准备对于特种准备,银行以不同类别(如国别、行业)贷款的特种风险情况、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作为依据,自行确定按季计提比例。

法律主观: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未作统一规定 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检查各项资产,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。

金融资产减值,以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不计提减值准备,只考虑后三种:持有至到期投资;贷款及应收账款;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。

《企业会计制度 第五节、资产减值 第五十一条、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,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,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,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,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。

(一)资产负债表日,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,按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,借记“资产减值损失”科目,贷记本科目。

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既包括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减值损失的贷款,也包括发生减值的证据尚未识别,但未来有可能发生损失的贷款。另外,对于某一国家、地区、行业或者某一类贷款可能发生损失的贷款计提特种准备。

《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——资产减值》

1、(一)存货的减值,适用《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——存货》。 (二)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减值,适用《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——投资性房地产》。 (三)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,适用《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——生物资产》。

2、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。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,应当进行减值测试,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。在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,应当遵循重要性要求。

3、根据《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——资产减值》(2006)的规定: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,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。

4、《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——资产减值》的规定,是针对“部分长期资产”的资产减值制定的准则,并不是全部长期资产,不适用于在其他具体准则中规范的减值。该准则规范的长期资产减值视同永久性减值,一经提取不得转回。

5、《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——资产减值准备》并不规范所有的减值准备,仅仅规范投资性房地产、长期股权投资、固定资产、生物性生物资产、油气资产、无形资产、商誉。

上一篇:麦当劳信用卡

下一篇:2014期货市场

最新文章